科研进展
崔胜团队在免疫因子Schlafen14抗HIV-1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5年7月11日,我所崔胜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Human Schlafen 14 Cleavage of Short Double-stranded RNAs underpins its Antiviral Activity”的研究论文。
Schlafen (SLFN)家族属于典型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 ISGs),理论上,每一种 ISGs 成员都具备各自独特的抗病毒机制。SLFN14作为SLFN家族中存在最广泛,但目前被了解最有限的成员,其抗病毒分子机制至今仍未被揭示。深入阐明SLFN14的具体功能机制,有望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丰富生物治疗手段,从而有力推动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崔胜团队通过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病毒细胞学等实验手段,首次解析了人SLFN14全长蛋白冷冻电镜结构,以及SLFN14清晰结合双链RNA底物的复合物电镜结构,并确定了其体外酶活与最适底物。结合病毒-细胞学实验方法,揭示SLFN14能够在细胞内抑制HIV-1假病毒的复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据,研究最终揭示,SLFN14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抑制HIV-1,(1)利用宿主-病毒密码子偏好性不同,更高效切割病毒偏爱密码子对应的tRNA,从而专一性地抑制病毒蛋白翻译;(2)利用自身RNase活性,抑制HIV-1 Gag-Pol基因的转录移码,从而抑制相关病毒蛋白的翻译。这项工作首次阐释了SLFN14抑制HIV-1病毒的分子机制,有望为艾滋病的防治与功能性治愈提供新的抗病毒策略。
图.SLFN14-dsRNA电镜结构以及SLFN14通过两种依赖RNase活性的途径抑制HIV-1假病毒的复制
本研究得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2-I2M-1-037;2023-I2M-2-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2307800)等项目的资助。我所崔胜研究员,郝炜助理研究员与中科院物理所王玉梅副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我所已毕业博士生李蒙云,郝炜助理研究员与中科院物理所孙大鹏高级工程师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